北京市怀柔区概况
一、怀柔概况
怀柔位于北京城区东北部,东靠密云,南连顺义,西和昌平、延庆为邻,北与河北省丰宁、滦平、赤城三县接壤。全区总面积2128.7平方公里,其中山区占88.7%。怀柔历史悠久,早在1300多年前的唐朝就已经设立了怀柔县,2001年12月30日,国务院正式批准撤消怀柔县设立怀柔区。区辖12个镇、2个满族乡、2个街道办事处,有284个行政村,总人口34.5万,户籍人口27.4万,其中农业人口16.3万。近年来,怀柔先后获得了全国绿化模范城市、国家级生态示范区、国家级卫生区、国家级可持续发展综合实验区等荣誉称号30多个。
全区98%以上地区属北京市一级、二级饮用水源保护区,有四级以上河流17条,
大小水库22座,且水质优良,地表水质量达到国家二级饮用水标准。全区林木覆盖率达到75.1%,是北京北部地区的绿色屏障。空气质量二级及以上良好天数达75%以上,始终位居全市前列,被社会各界誉为“天然氧吧”、“首都后花园”。
二、经济发展情况
2007年,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17.0亿元,同比增长17.8%。完成区域财政总收入45.1亿元,同比增长35.3%;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2.9亿元,同比增长41.9%。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8628元,同比增长9.9%。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8804.9元,同比增长12.0 %。
(一)高端产业发展情况。作为北京市十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之一的中国(怀柔)
影视基地覆盖了影视拍摄、录音、剪接、照明、后期制作、发行等整个产业链,具备年制作80部故事片电影、100部数字电影、200部电视电影、500集电视剧的生产能力,占全国影视生产能力的60%,并承
担全国1/2以上的影视后期制作任务,形成内外景一体的综合型电影生产基地。投资9.8亿元,占地1300亩,能满足1万多名研究生学习生活和科研需要的中科院研究生院工程开始建设,电子研究所的2个国家“十一五”规划重点项目将于年内开工建设。
(二)旅游业发展情况。区内有慕田峪长城、红螺寺、雁栖湖、青龙峡、圣泉寺等景区26个,其中慕田峪长
城、红螺寺、雁栖湖、青龙峡为4A级景区,乡村旅游村35个,乡村旅游经营户3400多户,星级以上宾馆、饭店、培训中心84家,形成了融人文古迹、自然风光、民俗体验、农业观光、体育休闲旅游为一体的旅游格局
。2007年,接待游客 1038.4万人次,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1.7亿元。
(三)都市型工业发展情况。区委区政府坚持“环保一票否决制”,大力发展符合区域功能定位的都市型工业,形成了食品饮料、汽车及配件、包装印刷等三大支柱行业。2007年,全区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总产值297.4亿元、销售收入281.9亿元、利润11.4亿元,同比分别增长35.6%、33.9%和23.9%。工业万元产值能耗水耗同比分别下降6%和15%。
(四)都市型农业发展情况。形成了板栗、西洋参、冷水鱼、肉鸡等四大主导产业。在此基础上,2007年,我区投资1.2亿元,打造了凤山百果、神龙峪红梨、四季花卉三个示范性农业公园,探索出了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园林化、公园化发展模式,实现了农业资源向旅游资源的转化。
三、城乡建设情况
交通比较便利。怀柔城区距北京市区50公里,距首都机场32公里,距天津港170公里,均有快速公路直达。境内有京承、大秦、京通三条客货两运铁路过境。城区形成了“三纵十横”的道路网,农村实现了村村通公路。京承高速怀柔段的建成,使怀柔纳入了北京的半小时经济圈,区位优势更加明显。
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。累计投入资金9.5亿元,完成了16个市区新农村试点建设和86个村的规划,涌现了官地、耿辛庄、七道梁等特色典型,农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。
咨询电话:69659004